在此处编辑内容
心脏是人体“发动机”,里面“管路”复杂,“故障”往往复杂多样。“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很高。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更新诊疗技术,以微创、精准诊疗,降低复杂少见病的诊疗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防治管理能力,以筛查、健康管理,帮助市民远离心血管常见病。”苏州京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樊济海说,维保这台“发动机”,难度不小。
2021年底,苏州京东方医院正式开诊,心内科是医院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长三角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樊济海勇担重任,挑起科室“从0到1”的建设重任。仅仅两年半,科室已率先在吴江落地多项诊疗新技术,成功完成了700余例次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诊室里,密密麻麻挂满了全国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
推动新技术落地
解决市民烦恼“心问题”
74岁的陆阿姨半年来反复胸痛,被查出心脏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钙化物包裹沉积在她的血管内壁,仿佛内衬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导致血管内径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一,不仅影响正常供血,还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要恢复正常血流,首先要打破“铠甲”。据了解,治疗这类疾病,以往都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打磨”钙化物。由于血管内操作视野不佳,这种方法易引起动脉穿孔,风险很大。樊济海带领团队多次会诊评估风险,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技术,为患者治疗。“利用超声波,先‘震碎’钙化物,再植入支架,撑开血管通路。”他说,这种方案能避免血管穿孔风险,操作简捷安全,大大提高了严重钙化病变治疗的成功率。据了解,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在吴江临床应用,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据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樊济海就参与了某地军队大医院心内科的筹建。30多年来,他先后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心律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委员等。加入苏州京东方医院后,樊济海带领团队,首次在吴江开展了心脏希蒲系统起搏技术(含希氏束HIS起搏和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技术、冲击波球囊技术、高危复杂冠脉疾病(CHIPS)介入治疗、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术等9项先进技术。今年,科室还将积极对接学术平台,装备高端血管造影(DSA)设备,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房颤脉冲场消融术等临床前沿技术,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医疗服务,促进科室整体科研水平实现飞跃发展。
带动多学科发展
提升医院发展“心力量”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多学科诊疗服务正是以病情为核心,汇聚多个学科专家,共同为病人制定整体、个性化的“一站式”治疗方案。苏州京东方医院在心脏复杂疾病治疗中,已形成多学科诊疗服务。
40岁的黄女士患有顽固性头疼十余年,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辗转多地诊治,一直疗效不佳。通过先进的冠脉血管造影技术检查,专家们发现,黄女士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期左右心房间隔膜上的小孔,一般在出生后一年内闭合,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卵圆孔未闭合或闭合不完全,会留下一个‘小漏洞’。”樊济海说,就是这个漏洞,可造成“反常栓塞”,不仅会导致患者莫名头痛,未来还有可能发生脑卒中。
结合患者病情,医院心内科、超声医学科、麻醉团队等科室专家组成多学科诊疗小组,会诊讨论后,专家组决定在手术中使用经食道心脏超声。“从食道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更清晰直观,能准确地了解缺损的形态、位置。”樊济海介绍,超声能精准指引手术操作,评估封堵效果。仅20分钟手术,“小漏洞”就被顺利封堵。术后,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樊济海认为,多学科诊疗不仅能优化诊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意见,还能带动年轻医生成长,增强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为此,他牵头畅通急诊、心内科、ICU、医技辅助科室的“绿色通道”,打造京东方医院胸痛中心和心律失常中心。
去年6月,苏州一公交司机突发急症,120救护车将他送至京东方医院,在“绿色通道”指引下,患者绕过急诊,直达心导管室。仅用26分钟,医疗团队就为患者抽吸出血栓、扩张血管,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抢”回生命。近期,医院多学科又联手,成功开展超高龄患者喉癌切除术、起搏器拔除术、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术等一批高难度手术,充分展现医院综合救治实力。
整合多渠道资源
注入区域救治“心动能”
两年多来,樊济海一手抓诊疗平台建设,一手抓人才培养。他广发“英雄帖”,邀请国内顶尖技术团队来医院,合作完成多台高难度手术、以实践带教年轻医护,定向培养出一支年轻的专科骨干队伍,有效推动了新技术在区域内的普及与发展。
经导管心脏冷冻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新技术,具有安全性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患者疼痛更少等治疗优势。去年,樊济海带领心内科,引进、常态化开展这项治疗技术。不久后,医院进一步成立了心律失常/房颤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候任主委、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立群教授被聘为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随后两天,吴立群联手苏大附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惠杰、樊济海等专家,为8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冷冻消融等手术,并为年轻医生提供顶级“示范课”。学员不仅是该院医生,来自周边各大医院的20多位心内科医生也到场观摩。通过“示范课”这座桥梁,优质教学资源、先进诊疗技术惠及周边基层医院。
润物无声,育才有道。目前,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桂伟,主治医师胡德佳、王青坡、李祯等,已成长为心脏结构性疾病领域的“生力军”;科护士长陶思敏带领护理团队,成长为专科救治的“助推手”,其本人也获颁区级“优秀护士长”。该科室现有专职医务人员中,80%以上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开展手术中,80%以上为高难度高风险的四级手术。
两年来,樊济海积极参与医院“百名专家送健康”、退役老兵家庭巡诊等服务,参与活动近百场,惠及周边群众近万人。他还带领专家组,经常到周边基层医院开展专家联合查房、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临床培训和技术指导。
去年5月,樊济海被苏州市总工会授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今年4月,又荣获京东方集团最高级别表彰——京东方人(技术研发英才奖)。接下来,他计划带领团队,着力搭建慢病管理平台,持续推进新技术落地,助力更多市民享受医学发展成果,享受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