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影响驾驶的药后仍然驾驶的行为。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达十几类,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感冒药。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从药理学角度说,一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不逊于酒精。
哪些药物影响安全驾驶?
1、感冒药:这类药物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物质,可引起嗜睡、上腹部不适等反应,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
2、镇咳镇痛药: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3、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
4、抗生素:长期使用链霉素,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
5、降压药: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6、降糖药: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低血糖,会影响驾车安全。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7、保健品: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请注意以下几点:
药师提醒您:开车不服药,服药不开车。药驾有风险,安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罗红礼. 药驾危害不可小觑[J]. 农村百事通, 2017(4):55-56.
[2] 周一海. “药驾”比“酒驾”更危险[J]. 现代养生, 2012(8):66-67.
[3] 邬时民. 药驾:堪比酒驾的“马路杀手”[J]. 健康, 201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