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病与多发病,对高血压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并非金标准,但是,实验室指标在高血压的病因分析、高血压确诊后的评估,预后及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监测等方依然起着关键的作用。
患者高血压确诊后,如何选择相关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做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及损害程度,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评估是否有其他合并症尤其是糖尿病。
1、常规检查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尿常规(蛋白、糖、尿沉渣镜检)、血生化(空腹血糖、肌酐、尿酸、电解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和无并发症时,这些检查结果一般是正常的,但仍应作为基础检查来进行。
2、推荐检查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小时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时)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CRP、血液流变学检查、眼底、胸部X线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
3、特殊检查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血尿醛固酮和儿茶酚胺,血浆皮质类固醇等。参考高血压病因检查的总体指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这些项目以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查的表现
红细胞增多可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或过量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此外,血常规可反映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如发生慢肾功能不全时常有贫血。
对于肾实质性疾病,尿常规检查是一项很重要的筛选试验。体现在尿蛋白、尿糖、尿相对密度(比重)尿红白细胞、尿结晶和屎管型等方面。
(1)血糖:高血压病易合并糖尿病,二者又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且糖尿病与动脉硬化、肾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
(2)血脂:研究显示,不论男女,不论年龄层次,总胆固酵的水平与舒张压呈正比关系;
(3)电解质:当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并有乏力甚至周期性瘫痪时,应考虑是不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衰竭时血钾升高:
(4)肌酐、尿酸:均可反映肾功能,而高血压患者如有血尿酸增高,可能并发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高血压妊娠妇女出现高尿酸血症是先兆子的一个重要征候。
高血压患者实验室进一步检查的表现
(1)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卒中和冠心病有明显的相关性。需要通过膳食提供充足的叶酸以减少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有益的。
(2)CRP CRP是炎症的标志,是卒中、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另一个候选危险因子。有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包括轻度炎症反应,因此,CRP水平升高应被视为靶器官损伤的反映,而不是候选危险因素。但是,CRP水平的测量能否为怖查提供足够有用的信息还存在争论。
(3) 血液流变学检查 多数高血压患者有血流变的异常改变,全血黏度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 长,血细胞比容升高。当合并高脂血症时,血液黏度更增高,最容易形成血栓。因此,中晚期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血流变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