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拿到中药后很关心,什么时间服用最合适?这需要结合病情、所服中药的功效等具体分析。确定服中药时间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阴阳消长规律,人体与自然相适应,其生理、病理变化也存在类似的规律,服药时间应该适应这种变化规律。一般来说,确定服药时间有以下原则:
1、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服药
补阳药用于治疗阳虚证,适宜在清晨服用,这时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呈增长趋势,补阳药可以使人温暖,低下的机能增强,助人体阳气生长。如果入夜时服用补阳药,可能扰动人体阳气,机能过于亢奋,不利于阳气的潜藏,影响睡眠。
滋阴药用于治疗阴虚证,适宜在入夜后服用,这时自然界和人体的阴气较盛,滋阴药可以使人体滋润,亢奋的机能减弱、平静,助人体阴气的滋生。如果清晨服用滋阴药,不利于阳气的生长和萌发。
对于病情复杂,阴阳两虚的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时间段,服用不同性质的药物,例如、清晨服用温补阳气的药物,入夜服用滋阴的药物。
2、利湿药适宜清晨服用
利湿药物适宜在清晨服用,利湿药物可以排除人体潴留的水湿,湿邪属于阴邪,可导致水肿、慢性腹泻、口中粘腻、倦怠乏力、四肢困重,等病症。清晨至中午这一时间段,自然界阳气隆盛、阴气渐消,此时服利湿药,可以借助自然界阳气消除人体的水湿之邪。
3、安神类中药适宜在临睡前服用
安神类中药需要在临睡前服用。原因在于:第一,睡眠是阳气潜藏,阴气内守的过程,顺应自然规律,在自然界阴阳转化(午睡时)及阴气较盛时(晚上入睡前)服用,可以保证入睡后体内血药浓度最高,药力最强。第二,避免在清晨、日间等工作时间服安神中药,以免使人昏昏沉沉。
4、滋补类中药及养生保健类中药适宜在餐前服用
滋补类和养生保健类的中药,主要是由补益为主的药物组成,药性平和,作用和缓,在餐前30分钟至60分钟服用,可以达到健脾养胃、滋润脏腑、灌溉百脉、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5、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适宜餐后服用
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适宜餐后30分钟服药,此类药物,大多性味较为偏烈,或大辛大热、或大苦大寒、或破气破血,作用较为峻猛,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空腹服用,有可能损伤脾胃吸收功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长期餐前服用,还有可能损伤人的胃气。而且,峻烈的药物在餐后服用,药物与食物混合,可以延缓药性的峻烈之性,减少药物对人体正气的损伤,减轻不良反应。
6、依据病灶位置确定服药时间
病在胸膈以上,适宜餐后服用;病在心腹以下,适宜餐前服用;病在四肢、血脉者,宜早晨空腹服用;病位较深者,适宜夜间饱食后服用;急性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
确定服用中药时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服药时间,有助于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